你要来一出围点打援,我自然想着玩一出移花接木。硕塞也是打老了仗的人,对于打仗有一套自己的心得,外加身边还有范文程这个老阴人协助。
朱由桦想到了满清在北直隶还有四万绿营没有动,硕塞当然也想到了这四万人。但是这四万人之前没有征调也是有原因的,北直隶未必太平,需要人马镇守。南明朝廷一直在南边“招蜂引蝶”的,以威虏军城为基地,支援北直隶和山东的起义军。
眼下明军再度大规模北上,有这几万绿营在地面上镇压,那么起义军还掀不起什么风浪,甚至还没出村就被剿灭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若果这几万绿营抽走了,那么随便几个县乡的起义,就有可能导致满清后方的糜烂。
且抽调这四万绿营去临清,能不能够把在临清城外扎营的五万明军给打跑,还很难说。双方的战斗力估计都差不多,可是士气上面,肯定是张煌言统帅的明军更高。
毕竟打了大胜仗呢,你就是流民打了大胜仗,那遇敌也能多坚持一杯茶的功夫吧。遑论张煌言麾下的还是各省的标营兵马,算是地方军里面的佼佼者,远胜于那些杂兵。
想要轻易击败这样一支战斗力还算可以,士气正在巅峰的部队,肯定要八旗出手啊!
那怎么办?硕塞身边就八万八旗了,再分人手出去,未必能形成对朱由桦的优势。而绿营又干不掉张煌言,这简直就是走进了死胡同。
换个思路啊,小老弟!
范文程轻轻的点了一下硕塞,用个老套路,把三四万绿营换进广宗的清军大营,然后抽四万八旗去干挺了张煌言。甚至可以一路推到淮安淮,抄断明军的后勤,让朱由桦全军溃退。
反正满清现在大小还有一张虎皮在的,八万多八旗团聚在一处,等闲来十万八万明军,根本不敢也不乐意主动发起进攻。朱由桦想的肯定是等八旗出现破绽,再行攻击。
毕竟主动进攻的一方,肯定要承担更大的损失,尤其守御的八旗战斗力不错,又有防御工事。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想要进攻得手非常困难。
他朱三就那么八万十万的本钱,存了十年才存出来,百分之一百不敢浪掷!
都不叫赌,就是笃定朱三不会在清军守备稳固的情况下发动攻击。只要朱三不发动,那么广宗巨鹿大营内清军的情况,就不会被朱三发现。
打他一个信息差,先吃掉明军的右路!
硕塞不由得眯着眼望着范文程,心想这要是被朱由桦觑着破绽,直接干上来,清军绝对落不着好啊。甚至有可能直接就一败涂地,卷铺盖跑路啊。
但是不可否认的这套路还真有点意思在里面,风险未必很大,回报却绝对够大。带四万八旗铁骑,加上两万多临清守军摇旗呐喊,硕塞还有很有信心在短时间之内摧垮张煌言的五万以步卒为主力的人马的。
到时候直接避开正面对决,清军抄后,这仗赢起来,想必连难度都没有了啊。世上的战争,从来没有说有十成把握的,能够有五六成把握,这仗就可以打。那么按照目前的态势,硕塞还真觉得这一招有五六成把握。
干了!
有所决断的硕塞立刻命令抽调三万北直隶绿营进入真定,然后他这边则拣选兵将,挑四万人准备救援临清。巨鹿到临清只有区区的百五十里,对于一人双马甚至三马的清军而言,急行一日夜就能到,慢点也不过就是两天。
保准来一个神兵天降,直接打死张煌言,打穿自临清到淮安的整条运河沿线,打出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来。
绿营集结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清军对绿营其实防备的相当严密。一般而言一整个营的绿营分散在一个县或者好几个县的广阔区域内,以最小的驻防单位“汛”存在。真要打仗了,每个汛的外委把总把人马集合起来,这里选五个人,那里选五个人,凑到县里有了二百,集合去了府里就有八百。
东边挑几个,西边挑几个,最后凑出三万人来。就这么硬凑,起码要凑十天八天的,临清城内的扈什布日夜求援不止,生怕城内崩溃。原本还算井然有序的集结,最终出现了错漏。
集合起来的绿营已经从真定出发,走到了高邑县,按照正常的情况而言,应该在两天之内就能抵达巨鹿。想着一天两天不会出什么差错的,硕塞便带兵提前离开。
以尼堪为留营贝勒,范文程辅之。命令只有一个,坚守不出,同时打掉一切明军试图接近巨鹿和广宗大营的明军夜不收哨探。保证清军这边的虚实不被明军发现,为硕塞击垮张煌言创造机会。
尼堪当然知道留守的重要性,表示绝对没有问题,他一定会全力贯彻硕塞的方针政策,保证不出纰漏。
然而清军一下走了四万人,怎么可能不出纰漏!
以前密不透风的数十里战场遮断,因为清军人数骤减,而出现了漏洞。清军选择在巨鹿和广宗一带下营,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巨鹿和广宗以北是宁晋泊,滏阳河自南向北注入其中。在这一带,取水极为方便,清军牲口二三十万头,每天需要大量的饮水,冬天到处封冻